近日,从长沙传来喜讯,在不久前举行的第23届中国厨师节暨第五届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上,由衡阳市御龙蜗牛养生馆选送的“蜗牛原味汤”荣获金奖。这是全国唯一一家以蜗牛菜系参赛的餐饮企业。
从2005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中餐技能创新大赛已成功举办五届。作为中国厨师节期间唯一的全国性烹饪赛事,这是一次全国服务技能、大众菜创新、厨王争霸大赛,被誉称为餐饮界的“奥运会”,其评委都是全国餐饮界的知名大师。据悉,在场评委在品尝“蜗牛原味汤”时,喝了个底朝天,连汤渣都没剩下。作为一家名声并不响亮的企业,何以能在强手如林的全国性餐饮大赛上过关斩将,拿下金奖?
背后的原因,缘于蜗牛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和御龙蜗牛养生馆对蜗牛中国菜系的潜心研究。
科学论证蜗牛营养保健价值极高
有资料显示,在很久以前,蜗牛伴随恐龙同时生活在我们的地球上,繁衍成今天数以万计品种的大家族。它是具有特殊营养、特异风味、特别用途的保健食品,生化指标超过被誉为21世纪保健食品的螺旋藻。
蜗牛、鱼翅、干贝、鲍鱼被公认为世界四大名菜,其中蜗牛又居四大名菜之首,是世界七大走俏野味之一,在国际上被称之为“软黄金”,被美食家们誉为美味珍馐、保健佳品。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较为详细地记载了蜗牛的形态及食用保健价值和药用价值。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曾在品尝蜗牛菜后,啧啧称赞“蜗牛菜弥补了国内一项空白,要很好的发展”。
有一则发生在蜗牛身上的神奇故事。新华网曾报道,1846年3月25日,有一个英国人从埃及带回两只干死在大沙漠中的蜗牛,被生物学家送到英国自然博物馆作标本,到1850年3月15日,博物馆工作人员拿出来研究时,发现其中一只蜗牛似乎在微微蠕动,放入温水里后,蜗牛竟然开始活动和寻找食物,奇迹般活了过来。蜗牛这种旺盛的生命活动力和神奇的自愈能力,让世界生命科学界为之震惊,吸引了科学家们开始探索蜗牛的生命奥秘和运用价值……
“蜗牛是肉中之王!”衡阳首龙渔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金龙从事生态农业和水产养殖多年,本报曾在2010年6月1日以《无公害“雨母鱼”耀眼三湘》为题报道在衡阳地区知名度颇高的“雨母鱼”也曾是他的杰作。对于蜗牛的价值和功效,陈金龙有着更为独到的看法。
据他介绍,蜗牛是一种集食用保健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陆生类软体贝类动物。在法国有“法式大菜”之誉。其显著特点是: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含量趋于零,天然富含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含有人体必需而又从其它食物中难以摄取的生物酶。
科学家们发现,蜗牛体内酶元素中含有一种T因子,通过酶活测定、酶活调节分析等大量现代科技手段检验:它具有超乎寻常的催化活性和反竞争抑制性,能分解切割有害物质并阻止扩大;它具有特别的修复能力,能帮助机体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修补和自我恢复。
中国微量元素医学科学研究会、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南省分院和海南医学院生命元素科学研究院等数十名专家学者经过科技论证,一致认为:蜗牛体内含有20种氨基酸和30多种稀有的酶,能补充人体从其它食物中难以摄取的微量元素,平衡阴阳,调节机能。而蜗牛酶中的T因子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活性自愈因子,能激活人体细胞活性,修复损伤系统和调节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