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鼎城,暖阳高照,沅江两岸牛羊成群,澧水河畔鸡鸭鸣唱。从许家桥回维乡阳光乳业第五牧场到武陵镇三滴水湖南湘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雷公庙镇超界生态养猪场到石公桥镇兴达鳜鱼繁养基地,到处都可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和六畜兴旺的可喜景象。元旦、春节将至,养殖户或忙着装箱运车,出栏生猪、家禽,或撒网捕捞、销售水产。他们把笑意写在脸上,把喜悦挂在眉梢。盘点一年的收成,今年又有不少的群众通过畜牧水产养殖跨入了富裕的行业。
核心提示
近年来,在党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引导下,鼎城坚持把畜牧水产养殖作为农民增收的重头戏来抓,他们紧紧围绕生态园区建设,严格执行标准化养殖,着力打造畜牧水产品牌,促进养殖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不断加大养殖生产扶持力度,落实养殖安全防控措施,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自身建设,全区畜牧水产养殖发展态势良好,为鼎城农村经济的壮大和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鼎城是全国养殖业发展强区,2013年全区共发展生猪141.47万头,出栏94.95万头,发展山羊22.5万只,出栏14.62万只,家禽发展2218万羽,出笼1363.67万羽,肉类总产达到8.99万吨,水产品起水总量6.51万吨,2013年养殖业生产总值将达52.6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生猪和水产产业继续名列全省前十,全国百强。
推进标准化生态园区建设
走进鼎城区金泉何牧业有限公司,10栋整洁的标准化猪圈展现在人们面前,怀孕舍、产仔舍、保育舍、育肥舍、种公猪舍等近1万平方米,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评为第一批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区畜牧水产局的积极扶持下,该公司从湘乡、天心种猪场先后引进长白、大约克、杜洛克等良种母猪680头,良种公猪95头,实现了品种良种化,生猪食用的饲料一律从正规厂家直接购买,在兽药使用上做到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严格执行兽药使用休药期规定,坚决不使用违禁药品,并做好了各项生产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在生猪防疫方面制定了合理的免疫程序和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实现了养殖生猪防疫的制度化,几年来,养猪场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病。此外该公司还修建了1200立方米的沼气池和1000平方米的养猪发酵床,解决了粪污处理难题,实现了粪污处理无害化。金泉何牧业有限公司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采取了公司+农户产业化运作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进行生猪养殖。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养殖品种、统一饲料和兽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八个统一”的养殖模式。
在鼎城区金色阳光养鸡场记者看到,以环保、恒温的玻璃钢材为主体的场房内,自动投料机代替了传统的人工饲养法,以自动刮粪机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清理法,用水帘降温、抽风设备等现代化设施来提高鸡舍内的空气质量,提高消毒效果,杜绝了有害物质的生成,保证了蛋鸡的生存环境,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和产蛋量,为社会提供了无公害农产品。
目前,鼎城区已建成健康标准化养殖示范场80家,其中2013年新增11家。常德市原种猪扩繁场、兴达鳜鱼繁养场、金泉何牧业有限公司、金色阳光养鸡场、白云生态休闲园、黄花渔场、晟源禽业、石公桥渔场等8个养殖单位被评为国家级健康标准化养殖示范场。
今年7月9日,“全省三湘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现场会在鼎城石公桥镇晟源禽业饲养有限公司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明华带领各州市人大分管农业的副主任、畜牧水产局长等亲临现场,参观了该公司的养殖车间,饲料加工车间,有机肥加工厂。徐明华对晟源禽业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号召全省各州市学习鼎城区这种建设起点高,生产过程控制好,粪污处理变废为宝的生态环保养殖的先进经验,要求以此为示范点,加大标准化养殖的推广力度,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
鼎城畜牧水产局长熊俊深入乡镇指导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态养殖园区建设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明华(右一)在常德市人大主任刘明(左一)陪同下参观鼎城晟源禽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