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倪进祥
美石为玉,印章如宝。篆刻家皮郁华君就是一位能变玉为宝的人,一方小小的印石,融入精湛的篆刻艺术更能身价百倍。
近年来,皮郁华以他独特的印风受到圈内、业界的瞩目及好评。
皮郁华,1978年学印至今,30余年临池不倦,刀耕不止。还撰写并发表了书学理论文章十数篇,创作了数千方印章,出版了篆刻作品集。
皮郁华的印路较宽,功力深厚。远至秦汉玺印、封泥瓦当、明清诸子,以及现代流派,他都作了较深的研究比较。尤为可贵的是,他能从各种文化中汲取精华。他不墨守陈规,他的篆刻作品“用刀娴熟,章法布局自然大方,体式安详,疏密自然。行刀中的方向、轻重、虚实,存在很多变化,故而笔画各见神采。
中国书协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杨剑先生,对皮郁华的印章做了如此的评价:“章法借鉴古玺,篆法取《散氏盘》,可谓锦上添花,留红自由,称得上‘形散而神不散’”。话里行间,很是赞赏。
能做到这一点,是与皮郁华长期对传统文化的多方面涉猎和研究分不开的。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摩崖石刻、简帛书、钱币、铜镜、瓦当文字,都是他经常临习的对象。此外,皮郁华对国画、古典诗词、艺术陶瓷的兴趣,更加深了他的艺术修养,让他的作品独具个性与特色。
愿郁华君的书法篆刻艺术更上一层楼。(作者系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