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频道

当前位置:企业 > 人物访谈 > >正文

在笔墨中寻找光明——杨学拉其人其书

2013-10-18 10:53:00 来源:当代商报 编辑:

  朋友们喜欢称他为“拉拉”,或“拉拉老师”,这近乎幼名让人亲昵的称谓,瞬间拉近了他与别人的距离,缩短了他的书法与人们的间隔,也打破了他的书法世界与时代审美观念之间的时空界限。

  他的学名“学拉”,不落窠臼,似中西合璧,令人好奇。原来,他出生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期,一本前苏联书籍《卓娅与舒拉的故事》,在中国影响甚广。蒙英雄受难的召唤,父亲毅然将他姐取名学娅,他未降生之前,他的名字早已先行两年来到世上了。学拉何意?一释了然。

  虽然早在上个世纪,作品就已入选国展并获奖,加入了中国书协,还被选举为怀化市书协副主席,但是他从不拿这些光环在别人面前炫耀。相反,他说以现在的老眼昏花看从前的入展作品,感觉肤浅与弱嫩,看不下去。感叹自己那是运气好的缘故,并不是得到手的东西就不觉珍贵。他与你说话时,有些低声低气,但是听了这些话语,你不再觉得如此,而是大音声稀,氤氲着一种静气,一种底气和一种大气。

  他其貌不扬,长相朴质而木讷,憨厚而迟钝,平和而呆板,看起来很普通的一个老实人,与平常人毫无差异。如果他告诉你他是一名铁路扳道工,你会认为恰如其份,而决不会把他与书法家、艺术工作者的身份联系在一起。但是,铁路扳道工,那是很久以前干的活儿了。现在,凭借年轻扳道时练就的腰板、臂力、腕力与身子骨,握着一枝魔杆,舞着披靡狼毫,洒着五彩墨汁,书写着斑斓瑰丽的艺术人生。这一生,是为书法而来,也为书法而去。人不可貌相,相貌不必计较,管他张飞与岳飞,只求在书法文字的天地里,刀光剑影,斧钺戟矛,过关斩将,一路冲刺,最后攀上风光无限的胜利之顶,这才是给人最最重要的印象。

  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皆为人师。自幼受命于父亲,临写《玄秘塔》《多宝塔》,每天被两座塔压得喘不过气来。文革来袭,母亲横遭迫害致死,惨遭株连,初中毕业即失学。学过一年泥工,当过七年陶工,为了生存,在社会的最底层苦苦挣扎。云开日出,父母平反后,有机会参加铁路招工考试,录取后分配在湘黔线上的无名小站当一名扳道工,隔几年换一个小站,一晃便是十五年。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精彩推荐

图说湖湘

陈键锋获颁亚洲最佳演员 《我们的千厥歌》热拍
从零到身价百亿 范治昊和他的太格集团
男子娶4妻受审喊冤:没过上一天俩老婆的生活
业内揭伴娘生意链:要开放漂亮 曾雇小姐当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