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记者 刘露 魏益峰 图/首席记者 王益群
由长沙仁创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当代商报社全程跟踪报道的2015第十届仁创·中部(湖南)糖酒会(以下简称“糖酒会”)6月5日-7日在湖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记者走访了整场馆,见到了多家白酒企业参展,唯独不见曾经“唱响”全国的湘酒企业浏阳河酒。我省曾经的酒业龙头企业为何缺席了本次的糖酒业盛宴?记者随后采访组委会负责招商的工作人员任女士,她表示,因涉及停产风波,本次糖酒会除了两家浏阳河贴牌的商家参展,浏阳河企业确定没有参加。对此,任女士也表示可惜。
“喝杯白酒,交个朋友”一直是湖南人的口头禅。作为酒类消费大省,其人均白酒消费量接近全国人均值的2倍;湖南白酒市场容量达300亿元之巨。作为一个“亲民”的白酒品牌,曾曾经的浏阳河酒不仅见证了中国白酒产业“黄金十年”的飞速发展,也有着强大的民众消费基础。据不完全统计,过去的15年里,市场消费掉的浏阳河系列产品高达200多亿元。经过10多年的市场磨砺,营销再造,浏阳河酒成功走出了湖南,布局全国,营销网络覆盖国内31个省市,最鼎盛时期营销队伍甚至超过了万余人。
而近来,一则湖南浏阳河酒业宣布停产的通知被曝光,业界纷纷推测,红极一时的浏阳河酒“或已濒临破产”。浏阳河作为知名酒企,走至今日田地,实属遗憾。
历史
美酒“一唱而红”
浏阳,因位于浏水之阳而得名。穿越历史的烟尘,九曲浏阳河,这条不知哺育了多少英雄和才子,亦不知见证过多少幕历史大戏的河流,在静默无声中,悄然涤荡着湖湘儿女的心灵,滋养世间万物的同时,以万物之精华——五谷孕造出纯色之酿,给世人一壶留得住的甘甜与芬芳。
浏阳酿酒,最早起源于明朝,浏阳县志上有关酿酒业最早的记载在明朝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至今“江西女子浏阳郎,浙江药子蒸高粱。浏阳河水甜又亮,蒸出美酒百里香”的民间故事广为传颂:一条名河,一位伟人,一首民歌,让“浏阳河”三个字浸润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和湖湘文化底蕴。从文化成色和血脉源流来看,浏阳河的品牌背景完全可以代表湘酒的精神内核。尤其是唱响浏阳河这首歌时,常常会内心激情澎湃,会充满着对伟人的敬仰、对新中国、新生活的热爱和畅怀,会涌动出一种亲切、挚爱之感,而且久留心间,历久弥真,“《浏阳河》,我们心中的歌,你唱过,我唱过,千家万户都唱过……”
谁是领头企业,最终要由公众和市场来作结论。
在众多消费者的心中,浏阳河酒是在“唱中国名歌,喝中国名酒”的广告语中迅速拓展市场,并很快成为中国白酒新贵;随后,“浏阳河酒,冠军的酒”响遍全国,浏阳河酒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品牌;而2005年、2006年两届超级女生演绎的“想唱就唱,想喝就喝,今年拜年浏阳河酒”贺岁广告,至今仍给大众留下经典而深刻的时代印记。
现状
网上热传停产风波
今年5月初,一纸“浏阳河酒停产的《紧急通知》”在网上热传,使得浏阳河成为热议话题至今未平息。多家权威媒体报道称,“湖南浏阳河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宣告停产,并下发紧急通知遣散员工”。这份由浏阳河酒业下发的紧急通知称,“公司目前已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生产、销售全面停滞,也无力继续维持公司员工的各项开销。自本月起,全体生产及管理员工无限期放假,并停止各项费用及工资的发放。因放假时间过长,建议员工另谋职业。”
曾经的一曲《浏阳河》以及数年前的超女营销,使浏阳河酒“唱响”全国。近日,一则湖南浏阳河酒业宣布停产的通知被曝光,业界纷纷推测,红极一时的浏阳河酒“或已濒临破产”。浏阳河作为知名酒企,走至今日田地,实属遗憾。
浏阳河酒曾经是名噪一时,名酒新贵。浏阳河酒业1998年成立,浏阳河酒业凭借多位奥运冠军与超级女声的代言,打造“名人、名河、名酒、名歌”的文化内涵,一度成为知名品牌白酒生产企业。2008年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在巅峰期,品牌宣传、广告轰炸,2006年的销售额一度达到20亿元。
当时许多专家认为,浏阳河的成功要功归与其首开OEM经营模式的先河,即由五粮液负责贴牌生产浏阳河品牌系列酒,浏阳河酒业负责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按约定比例分享利润。
探因
急于上市终酿苦果
在业界看来,从一个曾经年销售额达20亿元的湘酒品牌,变成今天的局面,浏阳河酒既有脱离五粮液贴牌的外因,也有自身产品定位“摇摆”、内部管理混乱等多重内因。此前,浏阳河酒选择的是与五粮液贴牌合作的方式,这在当时被认为是白酒行业首开OEM经营模式的先河,即由五粮液负责贴牌生产浏阳河品牌系列酒,浏阳河酒业负责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按约定比例分享利润。
OEM模式在为浏阳河酒业带来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合同到期前,五粮液对浏阳河酒提出了要么涨价要么断供的选择。据业内专家介绍,关键时刻被卡脖子,痛定思痛,浏阳河酒决定建造自己的酿酒基地,抛开OEM厂商“单飞”。
建造基地需要庞大的资金,浏阳河酒走上了上市之路,却不曾想“醉倒”上市路上。2006年,浏阳河酒曾图单独上市,后因爆发“严重内讧”而搁浅。2013年以来,浏阳河又三次欲借壳上市,前后花了9年,但仍未如愿。对此,资深白酒专家晋育峰分析指出,近几年来,一些酒企为了解决资金链紧张的困境,急于登陆资本市场,但忽略了市场渠道、产品等基础工作的建设,本末倒置,最终很可能酿下苦果。
行业
放慢脚步走转型路
2014年6月初,记者曾走进浏阳河企业位于长沙惠泽园办公点,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当时浏阳河企业正处于停产风波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公司将努力达成50亿的产销规模。浏阳河2014年的变革将朝着纵深方向推进,主要包括品牌战略、管理模式以及营销队伍等方面的转型和升级。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品牌战略、管理模式全面升级的同时,管理团队、营销人员也必须与新的战略目标高度匹配。
然而,市场不会永远一成不变。白酒经历了前10年的高速发展,现在是需要整个行业反思的时候了。在白酒行业依然低迷,没有明朗化的深度调整期,酒企们如此发展,怎样走未来的路?
浏阳河,这个曾经靠走“名人、名河、名酒、名歌”路线的这一湘酒品牌,一度成为国内白酒行业快速崛起的一个神话。如今,神话的泡沫被吹破。停产风波,更让浏阳河酒在泡沫吹破后的衰落现实,被深刻地剖析给公众。这个曾风头十足的明星品牌被推到了风口,给正处于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品牌酒企们,提供了一个反面的参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