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消息(记者刘艳芳通讯员彭萍谭建明)患者满意度出现哪些变化、患者入院24小时之内安排住院比例是否上升、患者平均住院日是否缩短……这是湖南省肿瘤医院“自我加压”,按照国际JCI认证及“三甲”复审标准的工作要求,在全院开展的质量持续改进(简称CQI)活动中的部分内容。12日,记者从省肿瘤医院了解到,近日,该院举行了首次CQI项目成果发表擂台赛,全院28个院级CQI项目参加竞选,解决平时工作中的疑难问题与高风险隐患,促进医院质量持续改进。
“医院的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长远及持续的活动,若没有一个规范及循序渐进的方法来支撑,常常会导致质量管理活动的失败,影响医院的工作质量。”该院院长刘景诗介绍,一个具有计划性、系统性、程序性,而且拥有众多成功管理经验的质量管理方式,对于医院成功走向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管理意义。为此,该院CQI活动的选取PDCA循环模式,质量改进小组为单位通过全面融入精细化管理理念,保障医院质量安全,实施科学、规范、适时、高效的医院质量管理与监控体系,实施流程化、标准化作业流程,鼓励全院员工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实现全员参与持续质量改进的系统活动。
刘景诗表示,CQI的目标是集思广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措施,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列出工作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持续追踪,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全面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2013年7月开始,医院开展了28个院级CQI项目监测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400余项、建立规范化流程10余个。预评审过程中也得到了美国专家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接着全院各科室积极开展科级CQI项目,共开展CQI项目114项,成立质量改进小组104个,涵括了医疗、护理、医技、行管、后勤等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