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频道

当前位置:企业 > 企业风采 > >正文

被误读的“合伙人”阿里管理架构升级确保文化传递

2013-08-29 14:31:21 来源:当代商报 编辑:

     有关阿里巴巴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被大加解读,这已经成为定律。最近一段时间来,有关阿里巴巴正在就“合伙人”架构和港交所进行磋商的消息铺天盖地,然而据记者求证,外界所认为上述架构核心目的在于上市后确保管理层控制权的相关分析存在重大误读。

     有接近管理层核心人士表示,阿里巴巴“合伙人”管理架构于2010年已经推行,阿里集团多名高管如蔡崇信、陆兆禧均为合伙人团队成员,上述架构设立之时,阿里巴巴尚没有完整的上市规划。因而上述管理架构升级应为阿里巴巴集团内部的组织架构变革步骤,不存在所谓“专供上市之用”。

     而据阿里巴巴集团高层私下表示,阿里“合伙人”制度设置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使阿里巴巴独特的企业文化不被稀释,让该公司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得以传承,确保阿里的创新得以不断持续,组织更加完善,更为稳健的完成“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而不是像外界所说,是为了确保管理层对公司的控制权。

     阿里“合伙人”架构强调合伙人的产生必须基于“在阿里巴巴工作五年以上,具备管理能力及高度认同公司文化,愿意为公司文化和使命传承竭尽全力”。根据香港媒体报道,目前阿里巴巴合伙人团队已经拥有超过20名成员。

     综合阿里多份内部文件梳理,其一直持续的核心思路是让阿里巴巴的组织文化和企业生态拥有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2009年,阿里巴巴18名创始人以“集体辞职,重新应聘”的方式,强调心态归零,重新出发;而在2010年,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出台从创始人往合伙人的转型,意味着阿里巴巴开始用制度和文化创新,面对未来复杂的市场竞争。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战略官曾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里持续不断进行调整最根本的思想是全面提升阿里的文化跟组织,探索实验一种更适应互联网、自下而上多元化的外部环境的方法,从而使内部的决策机制、资源分配体系、沟通协调机制,能够模拟一种生态系统。

     而阿里合伙人制度的运行和低调实施,即是阿里生态化组织的构成部分。据阿里巴巴核心高管透露,阿里集团不会就合伙人人数进行限制,而是会鼓励更多的管理者涌现出来,进入合伙人团队,使阿里的文化和企业使命得以传承。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瑶族山寨 一个以“感恩”缔造历程的餐饮名店

  ◆◆◆本报通讯员 冷香  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第一排报数!...

精彩推荐

图说湖湘

陈键锋获颁亚洲最佳演员 《我们的千厥歌》热拍
从零到身价百亿 范治昊和他的太格集团
男子娶4妻受审喊冤:没过上一天俩老婆的生活
业内揭伴娘生意链:要开放漂亮 曾雇小姐当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