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奋斗》栏目组有幸邀请到上海鸿轶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昌荣女士做客《奋斗》栏目组,与央视著名主持人阿丘对话,本期栏目带我们了海归女士陈昌荣的奋斗故事!
梦在中国——陈昌荣
陈昌荣,父亲是泰国归侨,她,19岁带着父亲的愿望,离开中国去泰国留学。经过泰语、英语、国际贸易的学习,获得MBA学位,虽然业有所成,但不管身在异国他乡,故乡始终是他心中最难忘的惦记。祖国的细微变化,一直都在牵动她。经历14年的海外学习工作,34岁,她毅然决然选择回到祖国,开始创业,实现着自己的“中国梦”。
身在异乡为异客——留学泰国
陈昌荣在1989年我高中毕业时,因为父亲是泰国归侨,去泰国学习有一定因素是因为父亲的愿望,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是泰国泰国归侨。
在父辈年轻那个年代流行“下南洋”,很多人到东南亚去发展,陈昌荣祖辈也是那那时去泰国发展,父亲年轻时回到祖国发展。
1989年,高中毕业的陈昌荣那时还小,泰国和上海语言、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差异很大,当时让她觉得比较困难的是,首先要先过语言关。
第二,是缺钱,住亲戚家,那是一个大家庭,但是让我很困难的是每次他们过生日过节都需要送礼物,地方文化,我省吃简用经常给他们买礼物。
陈昌荣在泰国上大学觉得泰国大学生活与国内大学生活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第一,修学分制,与国内大学四年同班同学同老师大学四年下来认识的人都不一样。
第二,当地孩子独立赚钱独立经商的风气氛围,他们互相攀比的是做生意、各种打工,中小型家族企业、赚钱、省钱。
这些养成了陈昌荣的商业眼光和独立能力。
在留学时期在泰国边读书边工作,第一份工作是抄信封,比较有挑战的工作是在南海珍珠做销售。
长期生活学习在海外,你叫什么,你是谁,你可能觉得没人关心。但你是中国人,他们见到你的聊天话题都会是中国怎么怎么样,当时他们谈论祖国最多的是什么,你听后的感受又是怎样,对此,陈昌荣的回答是:刚去泰国经常被问到中国的卫生及卫生间,提到中国有点不愉快。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在外国友人的印象也变化很大,后来大家都对中国印象不一样,谈论的话题也很多,注意点也转移到好的方面,开始兴起学中国语言的热风、到中国发展成为大趋势。陈昌荣也为祖国的发展进步感到自豪。
毕业后的陈昌荣在泰国做国际市场工作,接触很多公司、媒体,经常出差回国。
做中外经济桥梁——回国创业
每个学子在海外生活学习时都是一个个体,但是这些个体又都由一条线连着,那就是祖国母亲的思念之情。虽然业有所成,但不管身在异国他乡,故乡始终是陈昌荣心中最难忘的惦记。34岁,她选择回到祖国,把梦带回祖国….…
好不容易融入了当地生活环境,并且工作也做得不错,但是却又选择回到上海发展 ,对此陈昌荣的解释是:首先,落叶归根,母亲也很想回国,出差长期没有陪伴在身边。其次,看到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想回来发展。
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观念思维和生活方式都变了很多,而这十几年国内发展变化也很大,突然回国后有些不适应。主要是生活语言上、穿着上、购物习惯上等与国内的习惯有很大差别。
陈昌荣回国创业,2005年10月8日在上海成立,专为计划在中国进行商务活动的中小型外资企业提供所需的帮助,包括:沟通协调,市场调研,战略策划,渠道推广,采购,生产制造,合资合作等;
合作伙伴有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意大利,泰国等。
涉及的行业有:汽车配件,非营利行业协会,进出口,加盟连锁,加工制造,电力能源,钢铁,运动赛事,休闲旅游,投资企划等。
她服务的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涉及的行业也很多,工作量很大。刚开始很忙,经常几家公司一起来咨询寻求服务,当时的难题就是没有时间没有可以替代我的团队。
后来经过自己摸索,找到了解决方法,陈昌荣将工作细分,将团队前期分工为四大块:精通英德法中四国文字的商业律师,熟悉相关劳动法规的资深人力资源顾问和富有经验的商业谈判专家,以及成本以及风险控制高手。
陈昌荣服务这么多老外,语言文化习惯都不一样,做的跨度这么大,工作中还是遇到不少难题。陈昌荣表示,与这些老外合作,由于观念、方式、方法不同,很多时候,很小的一件事要花很大精力他们才能理解才能满意。记得又一次,一个德国客户从上海到南京,对方要对坐飞机,但是国内没有两地的航班,客户不理解不信任。不管怎么跟客户解释客户都很不理解,后来没办法,就直接将客户带到机场让客户自己查看是否有航班。这样,客户才相信她,听她安排做其他交通工机具。经历这些事自己也学会了包容、坚韧、耐心。
将创业进行到底——梦在中国
公司后来发展很不错,但是在2007\08年时,生意最好接单最多的时候,陈昌荣生了一场大病,耽误了好几年,公司也被迫中途停下来。
在公司发展正红火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陈昌荣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业务因此而耽误了好几年,但是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调养恢复这几年,他与美国和泰国等的客户还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现在健康各方面都已经恢复,准备好重新开始新的里程。
现在身体康复了,陈昌荣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在调养恢复这几年,他与美国和泰国等的客户还保持着一定的联系,现在健康各方面都已经恢复,准备好重新开始新的里程。
现在陈昌荣又是一个人重新开始创业了,在谈到具备哪些创业条件和闪光点这个问题时,陈昌荣回答道:“我一直奉行的是诚信,多做少说、先做后说”
现在重新起步,未来陈昌荣希望加入到实体中去,在某一方面做深、做专、做精!
我们受过的苦终会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希望陈昌荣的奋斗故事能给广大女性企业家和事业型女性更多启发和思考,希望她坚强的力量能够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