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以来,铝加工产业,包括铝箔材一直是国内投资热点,大量资本的进入,促进了铝加工材产能产量的快速增长。2011年全年,全国铝箔材产量达到200多吨,然而利用率却仅达到80%,面对严峻的产能过剩,企业又该如果转亏为盈呢?有这么一个团队,一个在行业里扭亏为盈的团队,早在90年代,他们就率先在国内生产出0.006mm铝箔、啤酒封用铝箔、药用铝箔等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的空白;2004年起,他们管理的技术团队让无菌砖用铝箔的生产效率、成品率、质量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2009年,在国内铝箔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他们更是扭亏为盈,创造行业神话, 他们就是上海神火铝箔有限公司和商丘阳光铝材有限公司。
二十七年磨一铝
做客《奋斗》时,上海神火和商丘阳光铝材的总经理马文宏提到,铝箔行业有句话,“做铝箔,操的是白粉的心,卖的是白菜的价”,铝箔行业的发展从供不应求到现在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而且影响铝箔质量的因素非常多,只要有一个因素发生变化,质量就要出现问题。上海铝业行业协会的秘书长袁永达也在节目中表达出对铝加工业产能过剩的担心,但是马文宏却在这样的严峻条件下,转亏为盈,27年磨一铝,从基础车间,到身为两家公司的总经理,他一心执着,只为打造顶尖铝箔。在马文宏的带领下,他们打造出双零六铝箔,厚度仅是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行业的好评,而且远销国外,更有源源不断的客户指明要马文宏的产品。
环保安全,功在社会
节能减排工作,功在社会,利在自己,不管政府要没有要求,每个企业都应该积极要去做,马文宏在注重铝产业生产加工的同时,十分注重环境保护,他谈到, 铝箔行业主要能源是电,是能耗比较大的行业,上海神火铝箔电耗量占总成本的4%左右,每吨铝箔电费为约1000元,所以,他们在2011和2012年进行了多项节能技术改造,每吨铝箔耗电量从当初的1930KWh下降到1380KWh,2013年的年节能量超过3000吨标煤,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市的节能减排奖励,今年获得上海市首批清洁生产单位称号,也是浦东新区第二家通过验收的单位。
用质量说话
身为上海神火和商丘阳光两家铝材公司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马文宏常常奔波两地,既要稳重求质,又要平衡管理,他总结说“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优势,能做好什么,只有确定自己的主打产品并尽最大能力把它做到最好,才能在行业中成为领军产品”。而作为管理人员,就要注重打造企业文化,指定合理的经营目标,把公司内耗降到最低。对于铝行业出现的过度竞争情况,就更要从生产技术和经营活动上抓住每一个细节,避免公司不必要的损失。用质量说话,才是唯一的硬道理,他坚信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以安全为前提,以质量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率为基础,努力提高产品的性价比,做出精益求精的优质产品。 他,用27年的专注,27年的经验,27年的品质,用一流的设备、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他,马文宏,铝箔行业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