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最关注的事情莫过于上一个重点中学,继而重点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不错的公司,希冀着未来能有个铁饭碗。彼时的陈刚拥有了这令人艳羡的一切,却选择了放弃,转而投身创业。
他天生不喜安逸 不惑之年果敢创业
陈刚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放弃重点初中、重点高中,放弃了一份铁饭碗的工作,为了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上下求索。
十二岁那年,陈刚考上了重点初中,学校里人人都很优秀,他感到非常的不适应;于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的他毅然转到了一所普通中学,一切似乎变得顺利了起来。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他不仅成为了成都市的三好学生,也顺利的考入了四川华西医科大学:“我感觉到可能在我的性格当中,一直都有一种不甘平淡的想法。”
就是这么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安逸的生活锁不住他,人人追求的铁饭碗也吸引不了他。大学毕业之后的他进入了药检所,立志成为最优秀药物分析家的他发表了很多论文。然而当主持人问他为什么又再一次放弃时,他回答道:“在药检所的时候我发现它的想象空间也不大,还是没有更多的梦想实现。“
他说那一年的邓小平南巡对他影响很大,他开始反思自己:”我记得很清楚,他说步子大一点 胆子大一点,听了这个话以后我觉得好像这个话就是对我说的。我开始想我的胆子是不是太小了,步子也太慢了。“经过一番思量过后,不安于现状的他怀揣着梦想,带着五千块钱便千里迢迢的从四川赶到了海南。
也是在海南他遇见了后来的老板,跟随老板的十二年过去了,他从一个懵懂的青年成长为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成了朋友眼中,同行眼中的“打工皇帝”。或许你觉得故事到了这里似乎已经是圆满的结局了?不,你错了,不服输他又开始准备了人生的第三次跳跃:“我发现我如果继续做下去,我又没有想象空间了。这个对我来说也是很恐怖的。”于是,经过一个月的犹豫,他离开了原公司,决定创立一家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制药公司。
理想点燃创业路 意气风发铸成功
2004年,科瑞制药如愿创立了。
他认为一家符合自己价值追求的公司首先就是诚信,另外一点最重要的便是公平。
对于诚信,他视之为公司创立的根本。对于他来说只有给患者真正解决了病痛,带来了健康,才能真正的获得诚信。是啊,一个公司如果没了信任,就好比是一栋没有地基的摩天大楼,何来立足呢?
对于公平,他视作一个公司的骨架。在看到很多公司内部的不公平及家族化之后,他的心一直不能平静。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公司定位为一家有着“不用自己家族成员“、”多出让股权给员工“、“合作关系都应被尊重”等独特理念的公司,果断和决绝就像是他的人生标签:“我们科瑞德创立的时候就定下来了,公司的第一把手的亲属不能加入公司。“公私分明的他也为自己的公司团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他觉得这对于他的公司是一笔巨大而宝贵的财富。”
在《奋斗》节目现场,陈刚还与我们分享了他的一首小诗,作于那个另他意气风发的岁月“久有凌云志,重创新基业。过往功名弹指谢,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字字句句都是满腔热血。
谁的创业不坎坷 而今迈步从头越
或许每一段成功路途都不会是顺风顺水的,注定充满了坎坷与挫折。2007年的时候公司遭遇了严重亏损;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公司的第二大股东也在不久后要求退股,一个星期我要立刻拿出200万,无奈之下陈刚只能四处找以前的朋友进行劝说与请求。终于,不放弃的他用真诚打动了对方,渡过了难关。
当主持人问他,在那个艰难而无助的岁月里,有没有过自我否定?而他认为,比起怀疑自己更重要的是如何重新站起来。他这样说:“当然是要从这个阶段再次去爬起,那爬起一定是要寻找当中的原因的。”在那段低迷的岁月,他重新跑回了图书馆,整天抱着字典查阅了大量医学方面的书籍,不断的阅读使他最后发现产品并没有什么问题,接着他转而去研究推广方面的问题。
于是到了2010年,他决定亲自到医院里面去,跟医生去讲解自己的产品。以老总的身份去推销,在同类的行业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的。在亲自讲解的岁月里,陈刚也碰了不少钉子:“有一次去讲的时候,刚讲了几分钟,一个主任就打断了,说不用讲了,这些东西都是国内的资料。国内的资料都是假的, 我们不看。”然而这些挫折并没有打消他的热情:“但是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越讲信心越来越大。”他的同事,科瑞德的研发副总经理李晓莉这样回忆那段岁月:“有很多时候,只看到陈总匆匆忙忙的一个背影。”这一举动不仅感动了公司的员工,更是给公司带来了曙光。
当问到陈刚公司发展到现在最令他骄傲的事情是什么时,他讲到:第一、我们拥有两个重量级的产品,有近30个发明专利。第二、我们拥有了我们现在的团队。第三、我和我的团队在经历了磨炼以后的成熟。
讲起对未来的规划时,他说他现阶段的目标是实现20个亿的销售额,从而实现A股上市;为此,他也为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
陈刚在节目最后也分享了自己的奋斗感言,他说不放弃就可能成功。不过我们也相信不放弃的陈总一定会更加顺利,不放弃的人一定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