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记者廖海波何尧民通讯员刘忠斌洪国辉
军人是大山,如山坚韧朴实;军人是大海,似海深邃宽容;军人是飞翔的鹰,搏击长空傲苍窘;军人是奔腾的豹,每一步都洋溢生命的气息;军人还是一首诗,为我们诠释男儿深情;军人更是一首歌,把真爱播撒每一寸土地。军人,一个响亮而崇高的称号。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题记
兵者,乃国之大事,双拥优抚安置又为兵之大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要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将其作为促进军民共建巩固国防和建设强大军队的强国之举和强军之策。“双带双促”即为“带头建设家乡、促进经济发展,带头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湖南作为一个兵员大省、优抚安置大省,退役军人数量庞大,据统计,湖南现有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各种类别共300多万退役军人,且每年以近3万人的数量递增。“双带双促”活动中,全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以坚实的军人本色、不平凡的创业事迹、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成为创业致富的骨干、遵纪守法的模范、撒播善爱的榜样、维护稳定的中坚、巩固政权的基石,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为党旗军旗增辉的英雄赞歌。
何继荣,湖南庆典烟花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就是这样一个追梦人。“离队不离志,退役不褪色”,他以不平凡的创业事迹、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演奏着一名退伍军人无怨无悔的人生乐章,践行着一名党员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书写着精彩人生中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固守军人本色勇攀事业高峰
1978年12月,何继荣怀着对军营大熔炉生活的无限憧憬,怀着保家卫国、对越反击的人生激情,毅然应征入伍。1982年退伍后,回到家乡浏阳参加工作,先后在机关和企业工作过,始终坚持把军人的风采写在工作行动上,干一行爱一行,努力把自己历练成为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经常被评为单位和市里的先进。
1998年7月,浏阳市出口礼花厂停产下马,时任副厂长的何继荣被迫下岗。当时有人对他说:“你是伤残军人,又是人民功臣,可以要求政府重新安排工作。”但他坚持认为,国家负担重、下岗人员多,作为军人绝对不能给政府增加负担。不甘平庸的他,在经过下岗失业的短暂心理阵痛后,决定寻求创业机遇。
何继荣毅然背上行囊开始走南闯北的花炮营销之路。历经数月的奔波,他掘得创业途中的第一桶金。创立“湖南庆典烟花制造燃放有限公司”。
何继荣不断更新发展理念,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经过10余年的苦心经营,企业从年产值几十万元发展到现在的具有年生产能力超6000万元、年利税超600万元的规模企业,解决200余名劳动力就业,已逐步形成了集花炮生产、销售、燃放于一体的功能齐全型花炮品牌企业。企业相继成功承办了“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世界第八次烟花大会、澳大利亚APEC会议、2009年长沙国庆庆典、“花炮天使”全球总决赛等大型活动的艺术焰火燃放活动。
他十分注重产品创新,仅2008年,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40多项,创造新产品近百个,其中“双爆特效礼花弹”获国家发明专利金奖,并被列为湖南省火炬计划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2009年成功挑战“焰火国旗”、“青年毛泽东焰火肖像”、“烟花姑娘”三项基尼斯记录,6项技术填补了世界空白,被全球众多媒体和广大花炮客户所关注。企业相继获浏阳市科技创新企业、十大名牌产品企业、模范集体以及长沙市名牌产品企业、湖南省著名商标、中国焰火最具影响力企业等20多项荣誉。
退伍后30多年的时间里永远没有改变的是军人的本色,也就是这种军人本色成为激励自己不断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
▲2009年,何继荣荣获“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称号,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关爱弱势群体,慰问特困家庭
恪守军人天职力促稳定和谐
军魂是何继荣在人生的旅途不断攻坚克难,不断挑战自我勇攀事业高峰的内在精神力量。
在部队,何继荣作为战地通讯员,上过战火纷飞的老山前线,立过三次战功,其中二等战功1次,深感和平来之不易,今天国家的发展大局来之不易。退伍后,他十分珍惜军人这份荣誉和部队给予他的这些勋章,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默默无闻为维护一方稳定尽一份职责,做一份贡献。“村民利益无小事”、“复员退伍军人的事就是我的事”,凡是与村民、与复退军人利益休戚相关的事,何继荣总是切记在心,服务在行动上,用真情与他们肝胆相照。创办自己的企业后,他首当其冲的就是将一批花炮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和一些战友招募在自己旗下,让大家有个就业的平台。创业途中的资金无论如何紧张,他都是咬紧牙关挺过来,哪怕向亲朋好友借、向银行贷款,也从不拖欠员工工资,因为他知道员工们需要从厂里定期拿工资养家糊口。
何继荣始终把维护地方稳定特别是维护复员退伍军人的稳定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曾经有好几次部分退伍军人在酒店聚餐,商榷上访反映解决有关待遇等问题,都被他予以制止,并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要维护军人的荣誉和形象,理解国家当前的困难和领导的苦衷。
2013年的7月,正值八一建军节快来临之际,有参加过对越反击战的10多位复退军人,在浏阳市政府门口上访,认为现在的优待标准过低,并叫卖“立功勋章”。何继荣知道情况后,立即前往做思想工作,从国家的政策讲到政治形势,从经济形势讲到各人的利益,又从个人利益讲到社会谣言。由于思想说服工作做得耐心细致,复退军人很快就明白事理,思想稳定了下来,无理上访的事件得到及时化解。
何继荣有一名姓胡的战友,2011年以前常以要求政府安排工作,解决经济困难为借口,经常上访。了解情况后,何继荣“三顾茅庐”耐心做其思想工作,并将他安排在自己的企业从事管理等工作,从此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再没向政府提过什么要求。
尽管退伍多年,但何继荣有着浓浓的军人情结,对走出军营的战友高看一眼、厚爱一层,把解决复退伍军人就业放在解决社会就业的首位,如今在他的企业上班的200多名员工,其中退伍军人达32人。
信守军人情怀爱心回报社会
从战争的烽火中走出来,成为象征和平的焰火的制造专家,从农民到战士,从企业干部到下岗职工,从个体户到知名民营企业家,无论身处何种工作岗位,何继荣始终信念不改,以一片赤子之心、激进之心、爱民之心谱写大爱,谋民福趾。
何继荣以敢于创业、勇于创新的精神脱颖而出,成为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引头雁,但始终没有忘记回报社会和恩惠当地百姓。时至现在,他依然保留着一名普通军人和普通党员的特有本色,穿着朴素,吃住节俭,把节省下来的钱用在做些善事、扩大生产解决村民就业和提高职工福利上。
10年前,企业所在村上一名五保老人,由于体弱多病,生活无法自我料理,何继荣将他接到自己厂里,无偿给他安排住房,拿钱为他求医治病,提供衣食等生活费用,十年如一日义务担当起照顾老人的社会责任,为他义务治病花费医疗费用近3万元,老人去年病逝后,何继荣又拿出钱按当地民间习俗予以安葬。老人生前逢人就感慨地讲:“没有何继荣老板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
企业所在村每考上一名大学生,何继荣都要给予600—800元以鼓励,并亲自将钱送到学生家长的手中。他资助过的学生达50多位,其中1名还建立了长期捐助关系。
学校有困难,村上要修桥建路,何继荣总是带头捐资,浏阳荷花街道中小学因学生数量增加缺桌凳,他闻讯捐资3万元订做200多套桌凳送往学校。村上的五保户、特困户,他每年坚持走访慰问,每年都要拿出数万元为他们雪中送炭,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近3年来,何继荣以个人的名义相继设立“慈善基金”、“烟花文化发展基金”以及“困难职工救助基金”等三个社会公益基金,对基金的受益对象和社会公益事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他慷慨解囊,奉献社会,截止目前,已从有限的资金中累计抽出500多万元支持社会各项事业,成为村民与战友眼中名副其实的“慈善人士”。
为帮助复退军人尽快融入社会搭建创业、就业培训平台,切实为政府分忧,去年12月,他成立长沙市军缘劳务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1000亩,开设花炮安全员(特种工)、花卉园艺、生态养殖、电焊工、物业管理、计算机操作、家用电器维修等10余个专业,每年可安排500多名复退军人培训并推荐就业,先后被浏阳市民政局授予“浏阳市复退军人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浏阳市复退军人创业就业实验基地”。
今年,何继荣又积极筹建浏阳市军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培训学校结合浏阳经济发展需要,与军缘劳务公司有机结合,招培并用,以人为本,创业优先,择业推荐,为用工企业及务工人员提供求职招聘、技能培训、就业推荐、创业指导等全方位服务。
“我办企业的初衷就是只求能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为家乡的父老做一点好事、善事。”他就是这样一名创业在农村、反哺在农村的伤残退伍军人和优秀民营企业家,以军人的社会责任演绎了人生道路上一曲曲感人之歌。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情结,比如家乡情结、母校情结、同学情结等。军人情结,就是一种对军营生活怀念和感恩的感情,一种对军人身份和荣誉的珍视,一种融化在血液中的军人气质的自然流露。”何继荣坦言,军人情结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一种鞭策、一种充溢内心的正能量。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骨骼里就有了如铁似钢的钙质。何继荣虽然已经脱去戎装,但仍然葆有军魂,“离队不离志,退役不褪色”,在第二战场上书写着浓墨重彩的壮丽人生……
●人物简介●
何继荣,男,1960年7月生,中共党员,湖南浏阳人,复员退伍军人。现任长沙市人大代表、党代表,湖南庆典烟花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烟花标准委员会委员。曾被授予浏阳市劳动模范、优秀人大代表、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长沙市爱国拥军模范、退伍军人“两带两促”先进个人,湖南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是中宣部要求做好重点宣传的全国二十位优秀复退军人之一,在表彰大会上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的亲切接见。
献礼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