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陈汞:1986年生,湖南常德人,毕业于张家界吉首大学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目前为天马国际旅行社的一名导游,今年是他来到张家界的第十年。
陈汞是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浑身散发着朝气和活力,一和我接触就聊开了。他算起当导游的时间,才发现竟已不觉有六年的时间。回忆起这六年的点滴,他告诉我,在导游行业里做了这么久,有两次经历,让他难以忘怀。
初次受挫,愈挫愈勇
读初中时,陈汞曾有过一个梦想,那就是终有一天,他能带着父母环游世界。这个梦想在陈汞心中慢慢发酵,后来,他觉得导游这份工作也许能帮他实现这个梦想,于是在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天马国际旅行社的一名导游。
说起刚开始做导游时的情形,陈汞有些感慨。那是2008年,冰灾、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事件接连发生,让全国的旅游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很多资深导游都只能接到数量很少的团,更别说刚开始做导游的陈汞了。他说,在等待接团的日子里,他的积蓄慢慢花光,甚至需要找朋友借生活费。
虽然如此,但是乐观积极的陈汞并没有气馁,而是借此机会多跟资深导游带团,学习前辈们服务游客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同时,他还买来导游专业书籍,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
终于,陈汞接到了工作后的第一个团!
“那天我非常紧张,而且因为刚出来工作的缘故,一说话就脸红,”陈汞笑着回忆说,“我只记得一看到游客,我的脑子就变成一片空白,脑海里准备的导游词早就无影无踪了。”但是,陈汞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对游客保持足够真诚就一定能得到人们的谅解。所以,在带团中,他设身处地为游客着想,例如,在游客们走下环保车时,他会在门口扶住老人;天气凉,他会交代酒店给客人们煮上一碗姜茶。让游客们非常感动,在走之前还对他赞不绝口。
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陈汞也非常注意细节,如果遇上游客过生日,他贴心地为他们买上生日蛋糕;每年中秋节,他自掏腰包,为每位游客买上一两块月饼……并一直坚持到现在。
两次流泪,至今难忘
在六年的带团过程中,陈汞哭过两次,都是在2008年。
陈汞第一次哭,是委屈的哭。虽然带团初战告捷,为陈汞增添了许多自信,但有时,陈汞发现自己的真诚并没有得到游客的理解。
2008年暑假,陈汞接待了一个南京团,正当他在宝峰湖为游客讲解周边的景点时,有几位游客对他并不信任,说了一些难听的话。这让陈汞很受伤,他转过头去,泪水顿时充满了他的眼眶,但是很快,他就擦干眼泪转过来,为游客耐心地解释,并坚持带着所有游客把全程走完。
“那时刚参加工作,内心有些脆弱和敏感。”陈汞解释说。
他第二次哭,却是感动的哭。在接待另一个团时,陈汞晚上安排游客在酒店住下,但听到有游客反映空调坏了,于是他与酒店进行了沟通,但直到第二天,酒店也没有解决,后来游客非常生气,找到旅行社投诉陈汞。由于在这方面经验不足,陈汞有些不知所措,只得向旅行社求助。后来他在天马国旅业务经理的指导下,给游客买来水果,耐心地解释情况,并向他们真诚地道歉,最终得到了游客的谅解。
游客走之后,特地给他寄来了一封感谢信,赞美他是一个阳光、热情、真诚的导游。刚一读完,陈汞的眼泪就夺眶而出,他知道自己付出的真诚得到了回报。
心酸与感动交织,陈汞在导游之路上继续成长。
逐渐成熟,摆好心态
慢慢地,陈汞所带的团由最初的5人、10人,扩展到20人甚至50人,他已经可以非常自信地处理带团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了,游客们都很喜欢他。
导游的工作很繁杂,除了带游客走景区线路,还要负责游客的饮食、住宿、安全、团队协调以及应急事件的处理,需要导游具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遇到游客闹肚子,陈汞立刻为游客联系医生;遇到游客在景区摔倒,他急忙跑去查看伤情,在不影响其他游客正常游览的情况下,帮助伤者及早医治;遇到游客存在不满,陈汞耐心地向游客解释……而且每到一个景点,他都把当地的地貌特征、土家民俗以及神话故事讲给游客听,不时夹杂一两句笑话,让游客全程都在欢笑声走过。
看到陈汞对工作和旅游团这么真诚,游客们都感到很满意,也非常愿意和他交朋友,甚至有的游客向他打听,问他愿不愿意跟着一起回去,娶自己家的女儿呢!
陈汞认为,他的导游工作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前两年是适应和学习期,有委屈,也有每一个小成功带来的激动;第三年和第四年是平稳过渡期,淡去了最初的新鲜感,经验持续增长;到如今,进入第三个阶段,陈汞已然在天马国际旅行社这个平台下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导游,把工作当成编织美好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感激拥有这样的学习和交友平台,感激帮助过自己的每一个人,珍惜当下,热爱导游工作,并乐在其中。文/图本报记者吴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