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
好几次坐车坐金马路过,总会看到离开福区政府不远的路边有一个废品店,它的门口都有人挤着卖废品。于是我便专门来这里采访了这家店。
金马路是湘江北路和芙蓉北路中的一条支路,本来这里是人烟冷清,车马不多,十分静僻的一条路。可是,近几年浏阳河燧道通车,加上新开楼盘大量人员入住,这里便热闹起来。尤其是芙蓉北路去星沙城的车越来越多,开福区政府和马厂一线经常堵车,好多小车主便选择走金马路绕道去湘江北路,所以金马路越来越繁华,望城来的小陈便选择这里开了他的废品收购店。我到小陈的店时,正好他接待完几个送废品来的大妈,想喝口水休息一下,见我进去便笑着打招呼:老人家你有什么要我帮助的吗?这小伙子一见面就给人好印象,我说要采访他,他一惊说:你老是记者?我一个收废品的可没有什么新闻故事。我递过一份我们的报说:我们报有个循环经济的版面,经常要这方面的报道,你们开废品店的其实也是帮我们城市在做循环经济的工作,是这项工作的一个不可少的环节,所以我要采访你。
虽然我采访过不少废品店,他们的生意也大同小异,但这个人群中也有不少是心地非常好的人,小陈就是一个,他只有30岁不到,见人就笑。他说:我这个店开在金马路,这里没有多少机关学校和单位,只有一个开福区政府是大单位,可他们已有收购废品的事主,我没有熟人打不进去,主要是靠做居民的生意。这里有个特点,周围都是新楼盘,住的大多是年轻人,他们又大多是外地来长沙工作的,在长沙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便把老家的父母接来帮助带孩子。所以每天只要出太阳,就会有许多婆婆老老拖着婴儿车,或牵着抱着小宝宝在花园里,路边林荫道上,三五成群的溜达,或聚在一起聊天,让他们的小宝宝在一起玩。我便专门和这些老人们拉关系,打开生意门路。我天天在这里的小区里转悠,日子长了便和许多老人混了个面熟,见面我便会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看见有的老人买的菜多,我就帮他提着送到搂梯口,要是楼层高就干脆帮他们送到家。有时他们家要拖点什么,只要叫我一声我便会开着我的电动三轮帮他们做。有次一个老奶奶要到捞刀河那边拖两件家具,专门叫货车太花不来,便叫我帮她拖回来,我帮她送到家后,她要给我运费,我不要,她过意不去,便把家里的旧报纸,废纸箱,塑料瓶都送给我,我坚持过秤算钱给她,她当然不肯要,我还是坚持给了她。后来,她逢人就说我的好话,说我人好,做生意公道,诚信,于是她们那个小区的大爷大妈的废品便都送到我这里了。其实我店子周围不远也有开废品店的,只有我的店生意好些。我想,我年轻有的是力气,能帮别人一下有什么不好?我觉得帮人一次自己会特别开心。何况这些老人还是我的顾客。
看到小陈店内外堆满了收购来的废品旧纸箱和书报,他一边说话一边手脚不停地在整理收来纸箱,打成一捆捆的。我有点感慨:小陈的乐于助人成了他生意的门道,这大概是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中国人有句俗话:好心有好报。这在小陈身上得到了应验。柳建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