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燥热与慵懒的初夏,我来到了因毛主席那篇沁园春·长沙而名噪天下的橘子洲景区。
漫步在景区平坦笔直的柏油路上,倾听和鞋底轻触发出的声响,放眼看去,惹人喜爱的绿色植被构成了橘子洲景区的主体,两边是气势恢宏、生生不息的湘江水,只觉得一股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似曾看见:文人骚客朱熹、张轼面向湘江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清朝重臣曾国藩在这里操练万千水兵;一代伟人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惊天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悠悠湘江水,流走的是岁月,沉淀的是什么呢?又让我想起《春江花月夜》里的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漫步江边,草地如茵,树木成林,郁郁葱葱,蓬勃盎然。这片静寂的绿,与门外熙熙攘攘的街道,与城市中错综密集的水泥建筑,形成强烈对比。它像是一只纤细温柔的手,抚慰着因都市快节奏生活而紧张的神经,让人不禁放松身心,于是,愉悦的快感便在周身漫溢开来,倦意一扫而空。此时,正值盛夏时节,可以看到树上密密麻麻开满了白色的小花,同时挂着宛如跳棋球般大小的青色小橘子,整个公园弥漫着清香。我沿着湘江右岸的林荫大道向北径直行走,徜徉在静谧的绿色之中,来到了一处喷泉边,一道道水柱如猛龙升空般急速而起,直奔高空。粗大水柱的底部有许多拱桥样的细小水柱簇拥,湖面水花四溢,如珍珠落盘,哗哗的水声如荷尔蒙般刺激着游人的激情。大人们欢呼,孩子们雀跃,脸上写满赞叹和惊喜。再向北走就到了橘子洲景区的精髓之处,当年的青年毛泽东就是站立在这个地方,在深秋的伫立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深深地沉浸在改天换地的冥想之中,从而写出了那横空出世的名篇--《沁园春·长沙》。今天,那屹立在江边的白色雕像,已定格成一个伟大的造型。我努力回想那逝去的岁月,回想那造就英雄的时代,伟人是凭着怎样的雄韬伟略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啊,一股对伟人的敬意油然而生!
缅怀完伟人后,我沿着东岸返回,这里的布景更具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站在拱桥上,回望来时的路,一边喧闹,一边安静,依水而建的楼阁,蜻蜓点水的池塘,喧嚣中诉说着静谧。就这样,吹着小风,哼着小曲,非常轻松惬意的回到了门口。这时再回头看橘子洲头,翠绿的橘林,挺拔的绿竹似乎在向我挥手告别。
◆◆◆湖南师大附中郑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