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慈英,44岁,浏阳市淳口镇西湖片的村民。曾开过照相馆、电器维修店、汽车农机配件门市部、超市,到2010年,又成立了浏阳市第一家金银花种植基地。现在是浏阳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长沙市第十五次妇代会代表,长沙市创业之星,浏阳市创业先锋,湖南省2012-2013年度“四化二型”新农村建设杰出人物、全国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创始人,浏阳市兴乐种植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浏阳市“比一比”超市淳口店董事长。周慈英省吃俭用,致力于公益事业,扶贫帮困,2013年4月,她自掏腰包拿出88万元给浏阳市淳口镇鹤源社区罗境片村民修路。自己并不是罗境片的人,只是隔壁西湖片的村民。12月28日,记者前往淳口镇采访了她。
烂泥巴路
村民出行不便
据了解,浏阳市淳口镇鹤源社区罗境片,以前在邓家组至船坵组的村中主干道上的这条路坑坑洼洼,雨天时常有村民骑单车骑摩托因路面泥泞打滑而摔倒。村民邓猛虎的脚就是在这条路上骑摩托摔坏的,至今没完全康复。因为路不好,生产的土特产、经济作物很难运进城去。“以前我们罗镜片小孩子要读书进城什么的,都必须穿上套鞋走破烂不堪的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在浏阳市淳口镇鹤源社区罗镜片,一位72岁的村民朱志勤告诉记者。
1986年,年仅17岁的周慈英,开始从师学习照相,出师后,她带着自己仅有的一台相机,踩着一辆旧单车,走家串户上门服务,也经常穿梭在鹤源社区罗境片邓家组至船坵组的道路上,并曾多次跌倒。那时,她暗下决心:“等我有钱了,一定要修条路,别人就不会像我一样栽跟头了。”这条村中主干道串起7个村民小组,是11000多人的“主干道”。但因种种原因,几十年来一直未能修上水泥路。
省吃俭用
耗资88万为村民修路
等周慈英和老公宋红卫在淳口开起第一家连锁超市,手里有了余钱,便有了计划。周慈英说“一定要修这条路,大人走路受点苦不说,苦了上学的细伢子,看了心里不是个滋味。”
周慈英说言出必行,说干就干,今年4月底,耗资68万元,修了这条长5公里、宽2米的水泥路。此后,她又对山上片新塘组道路路面进行了硬化,耗资15万余元,并筹资3.8万余元对罗境片生产道路田边硬化了500余米。另外,她还花1万元修整了余龙山路,花0.5万元修整了西湖新市坳道路。因为资金问题,邓家组至船坵组的村中主干道还有2公里的路没打上水泥。周慈英表示,希望在今后5年,将没修好的两公里路铺上水泥。
据记者了解,很多村民都周慈英竖起了大拇指,“周慈英是个好人啊,她不仅帮我们修好了路,还经常捐款慰问我们,现在不仅解决了我们出行的困难,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甚至大叉车都在自由而顺畅地通行了。”一名姓李的村民开心的说着。路修好后,当地村民给周慈英送匾送土特产,都被她拒绝了。周慈英说:“人生短短几十年,就想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大家好了,我也开心。”
记者吴迪屈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