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频道

当前位置:企业 > 人物访谈 > >正文

粮安天下 涟源市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纪实

2013-08-20 16:05:34 来源:当代商报 编辑:

    蛙声阵阵、白鹭行行、百里沃野、稻浪飘香。尽管遭遇历史罕见的旷日大旱,涟源市涟水河畔、孙水河畔3个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展示给人们的却是一片丰收景象。在大灾之年,涟源以一个产粮大县的担当,以一份“粮安天下”的责任,强化举措、攻坚克难,可望确保粮食生产连续十年持续增长,实现“抓总量、稳增量”的目标。

“三农重中之重,是狠抓粮食安全底线不动摇!”涟源市委、市政府始终从巩固产粮大县的优势地位出发,从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的高度,来认识粮食生产的极端重要性。在今年年初的市委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曾益民掷地有声:“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的产业,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狠抓粮食安全不动摇

    在全市粮食生产工作会议上,涟源市市长谢学龙就抓好粮食生产提出了三个务必:“认识务必要高、部署务必要早、奖惩务必要实”。为实现年初确定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市委政府先后召开了20多次不同形式的会议,下发了30多份文件、通报,先后派出近50个工作组、督导组和技术指导组。实行“三挂钩、三包干”责任制,挂钩乡镇的市级领导包干负责乡镇粮食生产,分管农业的市级领导包干负责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农技骨干包干负责种粮大户,各部门制订了农口项目准入与粮食生产挂钩、粮食奖惩、督导检查、联席会商等制度,乡镇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亲自负责,实行综合目标管理一票否决。

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惠农不打折扣,全力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这是涟源市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共识。2012年,涟源发放各种种粮补近8000万元,全部通过“一卡通”直接打卡发放到农民手中。市财政对示范片范围内双季稻每亩补助60元,统一购买种子免费发放给农户,并对种粮重点乡镇、种粮合作组织和专业统防统治组织、种粮大户等进行重奖。

    今年,全市种粮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7个,种粮大户393个,共集中流转耕地和代耕耕地19.5万亩,全市耕地抛荒问题得到了彻底扭转,全年性抛荒基本杜绝,季节性抛荒面积比去年减少1208亩。

    大力扶持粮食种植大户、营销大户、加工企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有效地推动了粮食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万寿米业通过改造升级,引进先进生产线,形成了年加工粮食10万吨的生产能力,生产基地面积达4万亩。荷塘镇种粮大户戴立军流转承包了附近几个村近500亩水田,全程采用机械化作业。杨市镇农民邓孝敬流转承包耕地近千亩,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古塘乡古仙界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与袁隆平院士合作,成功引进湖南省农科院万亩两系杂交糯红高粱推广示范项目。今年,集中流转土地4000亩,开垦荒山荒地试种红高粱1300亩。其中400亩改制的天水田头季喜获丰收,亩产达500公斤,共增产粮食20万公斤。

加强农业设施建设力

    整合项目资金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防灾抗旱能力,实现旱涝保收的保证。今年来,通过全面整合农业、农开、农机、国土、水务、发改、财政等部门相关项目资金,对重点区域内的水利设施,农机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扶持补助,共改造中低产田5000亩,开挖疏竣渠道35公里,补砌渠道42.8公里,修建小型蓄排水工程2座,桥、涵、闸配套246处,新修机耕道路16.8公里,农业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主要项目区基本实现了排灌自如。在今年历史旱见的旱情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科技推广和应用的意义和作用日益彰显。市农业部门组织了由42名技术骨干为成员21支技术小分队,深入基层指导现场解决难题。在涟源电视台《走入乡村》节目开办常设性农业科技栏目。以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安全齐穗三大技术为重点,全力开展技术服务。全市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良种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共新建育秧大棚20余个,集中育秧面积达6.3万亩,较去年增加4.8万亩;抛秧面积5.4万亩,较去年增加4.4万亩;实现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6.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5万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推广收割机、插秧机等新型机具9.4万台套,农机总动力达73.12万千瓦,实现机插面积15.1万亩,机耕机收面积达到60多万亩。

    全市以6个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为核心、42个乡镇千亩示范片为辐射,在示范区内统一向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化肥,实行统一品种、统一播种育秧、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大田翻耕、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肥水管理,增产增收效果十分明显。经省农业厅专家组测产验收,高产示范片早稻亩产481.3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增产85.3公斤,亩增收225.1元。玉米示范片亩产610公斤,较全市平均亩产增产262公斤,增收660元。光此一项,全市农民可增加收入近4000万元。

    粮食生产长效机制,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为全市粮食生产稳产增产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早稻在连续九年稳产增产的基础上,获得了历史上最好收成。2013年全市粮食生产将再创新高,播种面积126万亩,较去年增加0.61万亩,预计总产48.27万吨,比上年增长4.3%,可望实现粮食连续十年增产。

涟源市农业局供稿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精彩推荐

图说湖湘

陈键锋获颁亚洲最佳演员 《我们的千厥歌》热拍
从零到身价百亿 范治昊和他的太格集团
男子娶4妻受审喊冤:没过上一天俩老婆的生活
业内揭伴娘生意链:要开放漂亮 曾雇小姐当伴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