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坚持用中草药喂养牲猪,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猪肉,实乃是大义功德之举,我们充分予以肯定和赞许。经抽查检验,你所饲养的猪肉,皮薄肉嫩,香鲜可口,且无任何药物毒素残留,无激素,其肉质分子对食用者具有防病养生的作用。你用中草药喂养牲猪之方法,属全国首创。”这是2009年3月29日,国家畜牧总局给衡东县三原牲猪特色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曾社生寄来的表扬信。
他开创的“原种猪、原材料、原生态养殖”的创新牲猪养殖法获得各方认可,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经他改良的“三原牌”牲猪,成为市场抢手货。并获得“见多识广”的深圳食品进出口公司负责人陈至明称赞。
七年来的辛劳付出,终于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的认可,曾社生激动的流下了热泪,记忆的长河里泛起不平静的浪花。
时间追溯到2003年秋,46岁的曾社生作为粮食部门的老职工,突然接到单位的下岗通知书,原本稳定的生活失去了平衡,他感到从未有过的失落和苦闷。在这期间,为了养家糊口,他干过建筑工,摆过地摊。但生活维持艰难,他无数次思索,到底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路。
2004年,在继承祖传兽医技艺的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尝试办起良种牲猪养殖场。任何事物的发展,往往都蕴藏着艰难和挫折:起步时,他花费了多年的积蓄引进的十多头良种母猪,竟有一半产下的全是死胎。辛苦养殖的成猪投向市场后,部分猪肉呈血红色,口感粗硬。这对于借款办养猪场的曾社生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焦虑无比的曾社生强烈地感受到:传统喂养方式不可取,必须走特色、科学的养猪之路。
于是,他立马开始行动。通过多方市场调查,并拟定计划,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三步曲”:
学习技术传统的饲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并创新。首先摆在面前的第一道坎就是,获取先进的技术成了当务之急。于是,他先后报考了报考了中国农业函授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的函授学习班,并取得了大专文凭。同时,他继承和发扬祖传中草药兽医的技艺,拜名家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医理论,写下了近百万的心得体会。喂猪七年,他自学了七年。现在他系统掌握了疫病防治,饲料营养配方,品种改良等一系列养猪专业技术。
特色喂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兴起了一股崇尚天然绿色食品的潮流,食品与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受此启发,曾社生打破常规喂养方法,利用学到的知识,开始尝试中草药饲料配置,打造“现代中草药喂养法”。他和家人用漏斗﹑锅和玻璃滴头等组装出一套简单的“实验设备”,开始了千百次的试验,寻找合适的药材、含量。并不断进行技术改进,以独特工艺,不断提高有效活性成份,解决中药药性慢的问题,使有效成份的浓度从过去的10%提高到50%以上。
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大小﹑形状﹑干湿度、药性成份都完全符合要求的草药饲料研发成功了!他乘势而上,创办了“三原牌”中草药饲料加工厂。实践证明,“三原牌”中草药饲料(含汤剂)比用市场同类饲料养的生猪提前出栏半个月左右,且使生猪抗病能力比普通家猪提高五至六倍。特别是其肉质口感鲜嫩,烹食时还发出淡淡的中药香味,广受欢迎。
扩大规模“三原牌”牲猪俏销市场,原先的场地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为了扩大规模,曾社生投资200多万元,买下城关镇郊区一块荒山坡地办起了养殖场,建成高标准猪舍3栋,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使牲猪常年存栏达千余头,其中种猪200头。成为当地的良种优质型牲猪示范养殖场。在当地养殖专业户的迫切要求下,吸收骨干成员23户,成立了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2008年成立了三原牲猪特色养殖有限公司,真正走上了“公司+农户”集约式养殖企业的发展道路。
七年的“三步”跨越,曾社生的养殖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年产中草药牲猪4000多头的规模,2012年总产值近700万元。他经过多年品质改良繁殖的“三原牌”商品猪,经国家出入境检验局和国家畜牧总局鉴定:达到了无激素、无药物残留等各项国际安全标准,真正成为“安全猪肉”,“保健绿色食品”。他开创的中草药饲料养猪之法,得到了国家畜牧总局领导的称赞,称之为“大义公德之举”。
近来“瘦肉精”事件,再次造成老百姓对传统养殖猪肉的疑虑和恐慌。广大群众对“安全猪肉”的呼声日益高涨。而曾社生坚持绿色、安全中草药饲养生猪的行为,为规范猪肉市场打开了另一扇“窗口”,树立了一面特色的旗帜。记者方舟